古城襄樊,曾是一块瑰宝:东汉光武帝刘秀、三国蜀相诸葛亮、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宋代大书法家米芾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水淹七军,也在这里上演过……
古城襄樊,还是一颗明珠: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饶、百姓富足,素有“七省通衢”之誉;油料、畜禽产品等主要农业指标均居湖北省首位;纺织、汽车等工业经济也在该省举足轻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曾一度成了不文明与落后的代名词。多年来,襄樊留给外地人的印象是:垃圾遍地,灰尘扑面;地摊堵塞交通,不少人出口成脏……
“脏乱差”,使许多慕名而来的客商“惊”而远之:襄樊文明程度这么低,经济怎能向高水平发展?
1996年10月10日,国家建设部批准襄樊市进入全国大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发出了动员令:在全市开展以“塑造城市形象、单位形象、市民形象、产品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形象工程建设,并响亮提出为建设全国卫生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而奋斗的目标。
首战“脏乱差”便出现了许多感人场面:第一天千人横扫“光灰道路”,万人合攻“垃圾围城”;许多人投入义务劳动,当天消灭卫生死角200多块,清运垃圾400多吨;继之,市区临街单位全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有2300多名市民义务担当“三包检查监督员”,从早到晚在街头巷尾察看。
遍布市区的58条泥巴路,长期困扰着市民的居住和出行。为表明政府的决心,治理泥巴路工程写进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规定“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今年不买小车、不买控购商品、不搞公款装修,挤出钱修路”。市委书记孙楚寅捐出了自己的600元稿费;市委副书记杨祥义也捐了300元。市民更是表现出高度的自觉和热情:在不长时间内,自发捐款600多万元。改造的58条泥巴路总长15111米,面积84301平方米,总投资2027.6万元。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清了过去几十年的“欠债”,在襄樊的建城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与此同时,襄樊人还改建了50多座厕所,扩建了3个大广场、12座公园和小游园,完善了“亮化工程”。而这一切,无一不是人民群众唱主角。记者来到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人民广场:整个广场通透敞亮,环境优美,仅绿地面积就达28200平方米;白天,绿草茵茵,鸽群翩翩;入夜,灯火阑珊,人流如潮……
在襄樊采访,不少市民向记者讲述了同一件事:市委书记、市长的小车后厢都备有扫帚、簸箕和掏下水道的铁钩,发现街上有不洁情况,就随时停下来,清扫、疏通。对此,孙楚寅有自己的“理论”:如果我自己没有拿着扫把,却叉着腰要别人扫地,那还有什么资格?
市委书记孙楚寅、代市长罗辉等市领导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周一至周五抓经济,周六、周日抓形象工程。平时,他们常起大早或利用晚上到街上巡视;出差回来,总是先到市区察看市容。数不清有多少个星期天,孙楚寅不动声色地来到自己承包的樊城区十字街、友谊街,拿出扫帚打扫起来;不一会儿,在他身后就会有一群人跟着扫起来。根据群众要求,市里把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城市卫生日”,每到这一天,全体机关干部都自觉走上街头打扫卫生。
在襄城区某建筑工地,记者见到一种供施工车辆震刷泥土的震动台,车辆走在上面,车轮上的泥巴都会被震落冲洗干净。据说这个“发明专利”属于原市长阎增强,是他蹲在工地观察,并亲手绘制图纸建造的。
城市形象的好转,很快产生联动效应:企业知名度提高了,产品销路打开了,招商引资也出现了新高潮。现在,襄樊市平均每20天就有一个“三资”项目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近日,东汽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许多城市中,选择了襄樊作为其注册地点。据介绍,1997年,该市实际利用外资7286万美元,进出口额5700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达295亿元,财政收入18.8亿元,比前年增长20.7%。“襄阳”系列轴承、“银环牌”粘胶长丝等8个产品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第一批精品名牌产品;“帅而美”服饰系列产品,其质量达到了国家级名牌服装的标准,并获得省政府颁发的金质奖章,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认定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襄樊的环境在变,襄樊的人也在变。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改造着人。在这里,你看不到乱摆摊点的人,看不到骑车乱闯的人,看不到乱倒污水垃圾的人,更看不到满口脏话的人。在这里,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正在形成气候。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襄樊市民家里都有一本市委宣传部编印的《文明行为常识》。《常识》以问答和杂谈的形式,回答了日常生活中谈话、吃饭、喝酒、抽烟、吐痰、走路、衣着打扮、处理垃圾等十方面的基本常识。没料到,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于是:
一个“常识教育月”形成了。襄樊市委、市政府把每年3月定为“市民文明行为常识教育月”。记者随机“逮”住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什么是‘三管住、一养成’?”她用稚嫩的童音答:管住自己的口,不说污言秽语;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乱倒,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绿地,按交通规则走路,按文明常识举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一批“市民学校”诞生了。全市100多个居委会现已建成规范的市民学校77所。从1996年以来,“市民学校”共培训市民近40万人(次),还帮助70%以上的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
孙楚寅不止一次对记者表达这样的观点:一座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市民都能自发地热爱自己的城市,建设自己的城市,从内心升腾起无法遏制的自豪感。孙楚寅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1997年12月,一位自称唐平的外地人给他打电话,说他“打的”时不留心把帽子忘在车上,没想到那位好心的司机却往返10几里路把帽子送了回来,没留下姓名,请孙书记一定找到那个人。电话那边,唐平不住地说:“没有像襄樊人素质这么高的。”无独有偶,又有一位外地人写信称赞襄樊市一位好心的警察拖着疲惫的身子给他带了几公里路。孙楚寅当即就意识到:这些虽是小事,却能折射出塑造城市形象的大主题。他指示新闻单位想办法找到这两个人。市委、市政府为出租车司机李为昌和警察程宝群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授予他俩为“襄樊文明使者”。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为他俩披红戴花,并奖价值千元的西服。此事在襄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李为昌、程宝群这样做值不值,市委、市政府这样奖该不该,我们应该怎样做?”
“该不该呢?当然该。既然普通市民能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就该‘不以善小而不奖’。我们抓‘小’,正是为了带‘大’,抓‘典型’正是为了带动‘面上’。”孙楚寅时刻都在演绎着“大与小”的辩证法。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现在,在襄樊市每年都涌现出一大批“文明使者”、“文明市民”。还有许多这样的襄樊人,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自己居住的城市。他们以自己的言行调配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斑斓色彩。